911亚洲精选精品|91天堂一区二区在线播放|97色伦在色在线播放三级|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歡迎訪問!蚌埠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醫(yī)院要聞

      從34公斤到49公斤——14歲花季少女的神經性厭食癥的治愈之路!

      2025-01-23 來源: 瀏覽量:782

      14歲的小涵(化名)正值豆蔻年華,一年前因同學說“你的臉好圓!”便開始過分在意自己身形,一天測量體重3、4次,總覺得自己胖,對飲食過度控制。因食物攝入而產生嚴重內疚感,通過過度運動去消耗熱量,一旦體重增加就會帶來嚴重的焦慮,擔心別人評價自己肥胖,產生情緒低落、言行減少、自卑等表現(xiàn)。

      因長期攝入量低,小涵出現(xiàn)消瘦、精力差、脫發(fā)、心慌、閉經半年等表現(xiàn)。初次來到心理門診時候,她的身高155cm,體重僅34kg。

      像小涵這樣總覺得自己胖,

      過度地控制飲食,

      瘦骨嶙峋了還是想瘋狂鍛煉減肥,

      是什么問題導致的呢?

      結合病史和評估,小涵最終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癥、月經不規(guī)則、營養(yǎng)不良”。心理門診醫(yī)生孔思瑾針對小涵的病情,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為小涵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教育;制定循序漸進的飲食計劃以重建正常的飲食習慣;開展系統(tǒng)的認知行為治療幫助識別和改變不良認知;采用適量的抗抑郁劑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等。

      在個人、家庭和醫(yī)生等多方面的合力下,小涵近日再次來到心理門診復查時,體重已經恢復到49kg,情緒狀態(tài)也得到顯著改善,打消了對飲食和身材的過度焦慮,并可以正常完成學業(yè)和參與社交活動。小涵深刻體會了這一路走來與疾病抗爭的不易,為自己的“戰(zhàn)友醫(yī)生”書寫了一封感謝信,記錄著這半年的心路歷程。

      1

       

      神經性厭食癥科普

      1、什么是神經性厭食癥?

      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AN),是以有意通過嚴格限制能量攝入、清除和增加能量消耗的行為,使體重明顯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為主要特征的一類進食障礙。多見于青少年和年輕女性。該病死亡率高達 5%~15%,在所有精神障礙中死亡率最高。

       

      2、神經性厭食癥的診斷依據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修訂版(DSM-5)和《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的診斷標準,目前診斷神經性厭食癥的必要條件有如下3條:

      1)兒童/青少年低于體重的最低預期值(低體重:BMI低于與其年齡相對應的BMI百分位的第5個百分點);

      2)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害怕變胖的心理或有持續(xù)性的妨礙體重增加的行為;

      3)對自我的體形評價不恰當和對低體重的嚴重性缺乏認知。如果體重在6個月內下降超過當前體重的20%,即使沒有達到低體重的標準,也可視為滿足這個診斷條目的要求。

      3、神經性厭食癥的治療

      目前,本病尚無針對性的治療藥物。臨床上常用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營養(yǎng)治療、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3個方面。

      營養(yǎng)治療: 是厭食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和最緊急的治療,主要是為了恢復體重、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糾正營養(yǎng)不良導致的多種生理問題。

      心理治療: 心病還需心藥醫(yī),我們需要了解體重歪曲認知的原因,糾正和改善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此外,失控的進食方式背后,可能潛藏的是失控的情緒調節(jié),通過教授更適應性的情緒調節(jié)方式去替代不良行為。對于青少年厭食癥,更為重要的是家庭治療,通過調整家庭的互動模式,使家庭系統(tǒng)具有更好的功能來支持患兒康復。

      藥物治療:尚無明確的證據表明藥物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癥狀改善有顯著作用。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用于共患病(心境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等)的處理和出現(xiàn)嚴重干擾治療進展的精神癥狀時的對癥處理。

      心理門診介紹

      1、門診地點:門診3樓C區(qū)

      2、人員配置:精神科醫(yī)師2名(其中返聘主任醫(yī)師1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9名;中級心理治療師1名。

      3、診療范圍:

      主要面向抑郁、焦慮、恐懼、強迫、睡眠、應激相關障礙、軀體形式障礙、進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提供評估、咨詢、診斷、治療等服務。此外,提供學業(yè)壓力、工作困擾、人際關系、個人發(fā)展、婚戀問題、家庭矛盾等問題的心理咨詢服務。排班情況見下:

      434bc262ab715cc0a0ad366f379432ce

       

      醫(yī)學心理門診醫(yī)生簡介

      2

      孔思瑾,主治醫(yī)師 中級心理治療師,醫(yī)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兒童青少年精神衛(wèi)生,曾在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完成兒童青少年專項進修。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兒童青少年辯證行為治療、青少年人際心理治療、結構式家庭治療等連續(xù)培訓與督導?,F(xiàn)任安徽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認知行為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蚌埠市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醫(yī)療質控中心委員、安徽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等。擅長兒童青少年各類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咨詢、評估、診斷、心理治療及藥物干預。

      (張青黃/審  孔思瑾/文圖)